快捷导航

光子芯片时钟信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788|回复: 0

27

主题

85

帖子

137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7
发表于 2025-3-11 06:46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ChMkK2fAqKGINYbzAAFXxsd0sHUAApcXAAXM8kAAVfe951.jpg

ChMkK2fAqKGINYbzAAFXxsd0sHUAApcXAAXM8kAAVfe951.jpg

近日,北京大学电子学院与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合作,在光子芯片与时钟信号领域取得重要突破。相关成果已于2025年2月25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·电子学上,文章题为“Microcomb-synchronized optoelectronics”。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光子芯片时钟在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。
研究人员利用可量产的超低损耗氮化硅光子芯片,通过光学频率梳生成了高精度、低噪声的时钟信号,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子芯片在时钟带宽、能耗及噪声等方面存在的性能瓶颈,为超高速芯片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。
传统电子技术在生成高频信号时,往往面临带宽有限、信号易失真以及功耗过高的问题。此外,在光电子系统中,光学合成信号与电子时钟频率的不匹配也导致同步困难。针对这些问题,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片上微梳的振荡器,结合集成超高Q值谐振器的微梳和自注入锁定技术,成功合成了覆盖从兆赫兹到105 GHz范围的微波信号。这种方案为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时频参考,实现了光学与电子信号的自然同步。
在此基础上,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一种多波段通感一体系统,通过单一芯片即可实现5G、6G、毫米波雷达等多种电磁波段的功能,支持通信与传感模式的灵活切换。这一创新不仅大幅简化了硬件结构,还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。测试结果表明,该系统具备厘米级的感知精度,并支持高达256-QAM调制格式的6G通信。
据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透露,这项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多个领域。例如,在处理器芯片领域,可以将时钟频率提升至100G以上,大幅提高算力;在移动通信基站中,有助于降低设备能耗与成本;在自动驾驶领域,集成化的毫米波雷达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感知精度与响应速度。
此项研究成果标志着光子芯片技术在信息处理领域的重大进展,为下一代通信与计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
我国研制碳纳米管超快电子源

2025-07-08 科技前沿

手机国补怎么领?2025国家补贴领取入口,家

2025-07-08 科技前沿

《绝地潜兵2》8月26日登陆Xbox,定价亲民不

2025-07-08 科技前沿

《绝地潜兵2将登陆Xbox平台,确认不加入Gam

2025-07-09 科技前沿

英伟达市值登顶全球第一,股价连创新高

2025-07-09 科技前沿

滴滴送货推出“极速赔”服务,全面保障用户

2025-07-08 科技前沿

小米YU7磁吸纸巾盒:车规级设计引热议

2025-07-10 科技前沿

让创业更简单

  • 反馈建议:qikeju@126.com
  • 客服电话:400-123-4567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

云服务支持

精彩文章,快速检索

关注我们

Copyright   奇客居  ·  陕ICP备2024040538号